2019年11月27日,今天是跟岗实践的第三天。
早上接园开始后,先是一个小时左右的区域活动部。每个孩子都爱玩区域活动,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,生活经验有限,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,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。孩子什么都学不到,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,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。在进行区域活动时,他们的三位老师都进班,而且还是比较会观察孩子的,活动时他们及时发现幼儿的困难在哪里,随时纠正,或下次改进。区域活动结束后进行活动评价,评价完了他们还会就本次区域活动做一个交流,相互了解孩子在其他区角的表现。我所在的幼儿园因为某些条件的限制,还有小班幼儿自身条件的原因,区域活动没有搞起来,所以跟岗的时候,我特别关注的就是他们幼儿园区域活动这一块。下面是我的一个学习总结。
1.活动有目标性,我跟带班老师了解了他们的区域活动设计方面的工作,他们把区域活动的目标细化了,一个月有一个月的目标。他们老师说开始两周我们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幼儿熟悉区域,了解区域活动。接下来我们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。
2.活动中不随便更换自己选择的区角,逐步培养对活动的坚持性。通过两个月活动,目标基本达到。
3.建立合理必要的活动区规则。一个良好、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。他们通过观察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,多引导、多督促、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,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。
4.注重讲评工作,小班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,也不能很好地表诉自己和其他人在区域中的表现。所以我们很注重区域活动后的评价。我们的评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,在潜移默化中也能让幼儿养成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习惯。
1.材料的投放
区域活动我们都知道投放材料要多,要有层次性,幼儿有充分选择的余地。但是小班孩子缺乏自主性,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,我们在材料的准备上也很有局限性。在操作时,材料投放过多,孩子就容易分心,而且会影响操作能力,所以在材料的选取、投入方面不能很好地把握。
2.活动内容
区域活动是体现幼儿自主性、表现幼儿个性的地方。但小班孩子动手能力薄弱,比如油画棒、固体胶的使用等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教会。所以在操作活动时我们选择的内容比较单一,撕纸大家一起撕纸,这样虽然活动比较单一,但是这样我们觉得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,培养幼儿的常规。我们考虑在幼儿基本掌握操作工具使用方法后再开展分层活动、幼儿自主选择活动。
1.因为孩子较多,对孩子的观察还是不够深入和细致,特别是针对个别孩子或针对某件事物的观察。
2.小班区域活动还是比较处于老师主导的阶段,接下来要考虑怎样更好地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方法。通过区域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活跃。
3.要在幼儿兴趣点上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,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,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,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。使幼儿乐于活动。
下午,学校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一节绘画技能方面的培训课。课堂里教我们了解了一个绘画技能——扎染。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。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,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。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。它是通过纱、线、绳等工具,对织物进行扎、缝、缚、缀、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。老师讲完以后,我们当场就进行了实践,方法并不是很难,易于幼儿操作。五颜六色的色彩,幼儿一定喜欢操作。在场老师们的作品丰富多彩,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,回校后可以尝试开展一次扎染的绘画课。
今天的跟岗实践确实让我学到了新的知识,就像何园长说的,我不需要你们学的面面俱到,只要能解决你带的一个问题,这就是收获。非常感谢园长的精心安排,同时感谢给我们授课的老师的精心准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