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国培”中成长

2014年10月,一纸通知,我便懵懵懂懂到了武汉,参加“国培”试点县指导教师培训,从此开启了我的“国培”之旅。一年的“试点县”,三年的“项目县”,时间并不算长,我却步履坚劲,感慨良多。

四年间,我始终坚守一个基本的身份。这个身份便是学员身份。尽管县教育局将我明确为“指导教师”“坊主”等,但我一直将自己视作一名普通学员。这不单是一个观念和态度的问题,更是一个行动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我首先是将“学员”应做的事做实了,课程学习也罢,课例打磨也罢,网络交流也罢,我从来都是扎扎实实,不来半点虚假。

正因为我有“学员”的经历,才有担任“指导教师”的底气;正因为我有“学员”的经历,在与同伴们一同研修时,才敢于发声,敢于评价。哪怕是在第四年,项目对指导教师没有课程学习的硬性要求,我也是老老实实地进行了课程学习。原因有二:一是课程资源既丰富又优质,学习的机会难得,此时不学,更待何时?二是作为教师,永远都应是“学员”,“学员”的根本就是“学”呀,属性不能变,习惯不能坏,你为什么要与众不同?

四年来,这个学员身份让我读了不少,看了不少,说了不少,行了不少,也变了不少。所以,我要感谢“国培”,感谢我的坚守!

四年间,我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的原则。这个原则就是学用原则。“国培”的目的是什么?“国培”的目标又是什么?我常想,国家拿出那么多的钱,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,绝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所谓的项目,而是要让广大的一线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长知识、阔视野、优方法、提能力,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。那么,如何达到上述目的?如何实现上述目标?唯一的办法就是为用而学、学用结合。

记得当初“试点县”的时候,国培专家蒋敦杰教授就为我们明确了两点:一是要做实“问题”,通过项目手段,将来自于课程、课堂和学生的困惑与疑难解决好,解决透;二是要做好常态,解决日常所需、日常所用,缺什么补什么,补什么长什么,不作秀,不应景,真真切切,老老实实。在这两点要求的指导下,我与同伴们一起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“问题”,补齐了一个又一个的“短板”。我自信,我们的作业拿得出手,我们的研修课拿得出手,我们的论文拿得出手,我们的因“国培”助力而不断提高的教育教学成绩,也拿得出手!

四年来,这个学用原则让我远离了浮躁,静下了心,发现了真问题,有了真提高,在与伙伴们朝夕相处共同努力的日子里,收获了真友谊。所以,我要感谢“国培”,感谢我的坚持!

四年间,我始终坚信一个基本的道理。这个道理就是舍得真理。研修是要付出的,时间,精力,勇气,等等,但付出总是有回报的,“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份辛苦一份才”。

2015年的冬天,一个省级送培活动将要在后港镇西湖中学进行,县继教中心将这个活动的策画和主持任务交给了我。坦诚地说,当时我很担心,但是,半个多月的“543”经历(沙洋县送培模式),让我像变了个人似的:我们发现了“问题”,分析了“问题”,以“三备两打磨”的方式,有效地解决了“问题”——创新的送培策划,成功的活动主持,让我从项目的边缘走向了中心,不仅长了见识有了胆量,而且在专业研磨方面产生了更多的想法。

于是,“回报”不断向我走来。2016年5月,我到了广西灵山,为荔乡的老师们评课议课并作讲座;2016年9月,在沙洋,我又为沙洋、秭归两地的骨干教师作培训;2017年6月,我又奔赴江西参加项目陈述和答辩;2018年3月,我又到湖北通山作项目讲座;今年秋季学期,我又分别赴湖北十堰和广西玉林送培。2018年的春天,因为参与建构沙洋县“543”送教下乡模式,我还受到了教育局党组的嘉奖。

四年来,这个舍得真理磨砺了我的意志,增长了我的才干,让我评了特级,也评了正高,并且拥有了聚沙洋诸多语文英才于一家的名师工作室,我辛苦着,也幸福着。所以,我要感谢“国培”,感谢我的信念!

弹指一挥间,四年悄然逝去。因为“国培”,我在不断地成长:蒋敦杰教授,舒涛老总,王金涛教授,肖凯博士,刘增磊主任,赵国圣局长,杨勇局长,唐东武主任,龚金喜书记,王顺安主任,何兴国主任,刘立主任,陈锋主任,张道雄主任,曾集沈集后港三镇的语文朋友们,沙洋县指导教师团队的兄弟姐妹们……感恩一路有你们!